“空间人文”读书会招募
“空间人文是对地理以及构筑的空间与文化、社会间交互影响的明确认识,融合了传统上对声音、经验、文本、图像等差异的关注、以及系统化的模型分析和虚拟现实等方式的分析与传达,动态地连接了时间、空间和文化。” —— David Bodenhamer(印第安纳大学教授、“空间人文”理论家)
在数字化时代的大背景下,近年来社会人文、历史学、地理学等不同学科领域不约而同地发展出“空间人文(英文一般作spatial humanities 或 geohumanities)”的新兴研究思路,以地图为空间语言,使用地理学的研究工具与研究方法来探索人与环境之间的双向互动关系,并依托新兴的计算方法,使用空间分析与空间可视化为手段展示时空与人文的静态格局和动态变迁,进而揭示场所(place)在历史进程中作为“社会表达(social expression)”的媒介意义。“空间人文”研究跨越历史、地理、考古、文学、社会学、计算机、文献学、博物馆学、视觉艺术等多个领域,是当前以社科人文问题为导向的跨学科研究国际热点。
城市、景观和建筑的时空发展与变化,更是建筑三姊妹专业对于设计及其专业史学关注的重要问题,也常常被“空间人文”列为课题。空间思维和表达训练是本专业的基本素养,“空间”向“场所”的转化这一作为“空间人文”理论基础的地理学与社会学核心话题对于本专业来讲更是轻驾就熟。因此经过建筑类的专业训练,在“空间人文”领域的工作与讨论中具备天然的优势。
天津大学建筑学院“空间人文与场所计算实验室”身为“建筑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信息技术文化部重点实验室”旗下子实验室,与学院、学校以及其他大学多个学术单位合作,致力于多学科背景下的“空间人文”研究与知识推广。现拟面向建筑学院学生组织“空间人文读书会”,通过定期研讨会的形式共同学习和探讨“空间人文”问题,提高学习效率,并为进一步深化研究打好基础。读书会的主要功能与内容包括:
1. “空间人文”文献的阅读、总结、分享与研讨;
2. “空间人文”案例的分享、分析与研讨;
3. 海内外“空间人文”相关学术活动见闻的分享;
4. 个人相关研究题目的交流与研讨;
5. 与国内与海外“空间人文”研究学者的交流;
6. “空间人文”经典读本的翻译,为未来的相关译文的学术出版进行初步准备;
7. 未来共同组织学术报告、学术展览、小型学术会议等学术活动。
欢迎有对此领域有兴趣的建筑学院博士、硕士研究生和高年级本科生参加。本校其他专业同学如果有意参与学习并开展相关研究,亦可咨询召集人。
联系方式
召集人:何捷 老师
电子邮件:janushe@tju.edu.cn
组长:马昭仪 同学
电话:18722260865
电子邮件:ayi987654321@163.com
微信:abc-def-ghi-147
关于“空间人文”概念及应用的更详细信息可参考:
何捷, 袁梦. (2017). 数字化时代背景下空间人文方法在景观史研究中的应用 . 风景园林, 11, 16-22
Q&A
敬请关注公众号,不定期更新更多资讯和相关资料
以开放姿态欢迎学界好友不吝赐教
空间人文与场所计算实验室
微信ID:SHAPC-lab
长按左侧二维码关注